1、会计职业判断与新会计准则的关系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职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职业准则、国家统一会计规范的需要,依据企业现在及将来的角逐环境与生产经营特征,结合财会理论常识和执业经验,通过辨别、计算、剖析、比较等对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报表、披露各阶段不确定的经济事情进行会计处置的办法,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水平,为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会计信息。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达成了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原来国内会计准则体系使用规范决定实务的导向,可操作性强,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小,但此次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使用原则导向,突出特征就是对某项买卖或事情不再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置办法,而更多的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标准,因此,企业怎么样选择合适我们的会计政策、怎么样选择计提折旧的办法、怎么样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办法、怎么样确认当期成本、怎么样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收益更真实,都愈加依靠会计职员的职业判断的选择,加强了会计职员的自由裁量权。会计职员是不是具备好的职业判断力决定了能否做出适当的选择。
企业投资环境和经营特征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不可能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会计政策和办法,不进行职业判断,这类准则就不可以准确适当的推行,可是假如会计职员的判断水平不高,会计规范所供选择空间不只不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水平,相反还会因会计信息选择空间的存在和被误用减少会计信息的水平。
会计职业判断并非随便的,它需要以会计准则为依据。只有满足了会计准则的规定和需要,会计职业判断才是合法有效的,会计职员只能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对企业应使用的会计政策进行判断与选择,受规范缺失、会计职员常识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利益驱动等原因影响,现在会计职业判断总体水平不容乐观。面对职位工作需要愈加高和会计职员职业判断经验能力不足的矛盾,怎么样提升会计职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以保证会计信息水平,已经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会计职业判断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运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原因都可能影响会计判断,并最后使判断结果偏离真实。现阶段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什么时间。
(一)会计职业判断意识不强
因为国内在过去非常长一段时期,在会计规范中有详细的操作规范、处置标准等,会计职员在工作中形成了对会计规范的依靠心理,忽视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原因的现实,缺少职业判断的意识,更谈不上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规律进行研究,对新型经济业务尤其是旧会计准则未做出明确规定的,实务操作总是生搬硬套,极少去考虑各种会计处置的本质内涵,会计处置渐渐僵化,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弱化,主观能动性不强。
(二)会计职业判断不可以完全独立
会计职业判断具备肯定的经济后果性,政策的选择势必会干扰企业自己的价值,判断的结果将对企业财务情况和经营成就产生重大影响,会计职员又与管理者存在事实上的雇佣关系,这就使得会计职员在面临各种利益矛盾冲突时,与管理者的目的不同时,常常会被管理者所左右控制,很难维持客观中立。在国内企业管理者的会计选择行为一般凌驾于会计职员的职业判断之上,一些管理者觉得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带来了可乘之机,因此致使很多不真实会计信息的产生。甚至借助会计职业判断操纵收益。比如,某上市公司有一块资产(或者股权)账面价值2000万元,假如以5000万元的价格与另一家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倘若他们也高估我们的资产)依据非货币买卖准则规定,公司可以将出售收益计入收益总额从而虚夸企业收益。可以说,有缺点的企业管理结构是会计职业判断的非独立行为本质的深层是什么原因。
(三)会计职员缺少足够的专业常识
国内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会计工作得不到应有些看重,社会对会计工作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记账的肤浅层面,会计职员素质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常难展开,导致其常识结构单一,常识老化、滞后,理论同实践脱节现象紧急,这成为会计职员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的障碍。虽然现在会计教育得到了看重和进步,但会计职员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置的经济业务这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拥有丰富扎实的专业常识才能做好。因为专业常识的欠缺而缺少自信心,如此势必致使会计职业看出现功能性衰退,一定量上也制约了执业判断时革新思维的发挥。
3、提升会计职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对策与渠道
(一)树立职业判断观念,加大职业道德教育
由新准则里的具体内容大家可以看出,国内的会计规则已经大多倾向于原则上的一些规范,如此会计职员便拥有了相对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需要会计职员需要以诚信为本,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敢于拒绝不合理需要,不歪曲真实信息,依据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的需要,做出合理判断。因此,为了有效地制约企业借助新准则的自由空间人为操纵收益、虚填报表,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会计职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首要条件和必须具备条件;在具体操作上,应打造以诚信档案规范为基础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达到最后达成会计职员的严格律己的目的。
(二)健全有关会计法规规范
需要充分发挥会计监管系统有哪些用途,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是进行外部监督的堡垒,能有效预防企业受利益驱动不需要或滥用会计职业判断,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小心性原则的合理运用。打造以行业自律为本、政府行政监管为引导、法律法规为准绳的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由国家财政、审计、证?患喙艿炔棵乓婪?加大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同时打造统一的职业判断规范,确立具体操作上判断标准和办法,发布准则具体的操作指南,尤其是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使会计职业判断有据可依。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企业经济和财务活动的监督用途,加大内部审计,确保企业如实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制止和防范会计职员借助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与会计职业之便制造不真实会计信息。
(三)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不断提升判断能力
不断进步的市场经济对会计信息的全方位和真实,与会计职员的职业素养的需要愈加高。会计操作日趋复杂,会计理论愈加全方位细致,会计办法日趋健全,会计服务范围不断拓宽,会计核算方法日益现代化,这所有都促进会计职员培养不断进取,持续学习的观念。独立自学能力已经成为会计专业职员存活与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
会计职员看重知道会计理论研究办法,熟知会计基本理论,进步会计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学会会计应用理论的同时,还应广泛涉猎与会计有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常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优化常识结构。将综合素质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心理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具备较高专业理论素养、有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的会计人才,可以熟练地在规范、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专业判断,做出适当的选择。
(四)加大实践练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是在会计工作中的实质操作中渐渐培养、积累起来的,有常识,可能没有能力、方法;有理论可能没有经验。通过工作实践不仅能够加深了解所学的理论常识,而且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职业经验,增强剖析与处置具体问题的能力。重视多参与会计实践,知道具备典型意义的会计案例,大胆探索,让职业思维维持活跃的状况,不僵化、不盲从,独立考虑,让自己在会计工作中日趋成熟。
4、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的推行,是财务工作中一个新的开始。提高会计职员的职业判断是新会计准则顺利推行、会计信息水平稳步提升的要紧保障。可以预见,伴随市场经济的进步,会计职业判断将在会计工作中占有愈加要紧的地位,会计职员应付其给予足够看重,才能以广博的专业常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为经济进步做出应有些贡献。